▋620W太陽能併網(220V) 歷程分享!


起初...是因為家中戶外有個小魚池的關係才接觸太陽能!



由於使用沉水馬達~ 不希望有感電的情況發生~ 因此採用直流馬達發電!

也就順勢利用太陽能板(12V) 直接供電給馬達...

當時候只有使用15W左右的小板子...

後續才又添購90W / 12V 的板子來供應整個魚池的供電!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廚房新三寶 新手廚役的好幫手

起源是上個月老婆同事間說要團購一款市面上常見的氣炸鍋~ 優點是便宜!

好像是免2000~ 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氣炸鍋這東西!

本質上看來就是旋風烤箱的概念無誤?

價格高低除了品牌/功能(機械璇扭/電子控制)等~

有些會再鍋底針對風流進行設計~ 不過~ 不管如何這種東西只有一個概念!
 

如何將熱能均勻傳達到食材的每一個面!

好比東西丟在油鍋裡~ 整個是泡在裏頭均勻受熱~ 這應該是最理想的狀態無誤!?

基於這個原則~ 我看上兩款氣炸鍋~  兩款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鍋子能旋轉~

但是這款可以傾斜~ 另一款其實也很酷~ 不過我有點擔心清洗問題!



配件跟鍋子尺寸都很理想~ 唯獨就是內鍋看似無法取出~ 我怕清潔會很困擾!

但是找不到網路這款相關的開箱文~ 不能確定下只好放棄它~

再來就是不能傾斜~ 這問題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小小的考量! 

理由為何? 後續的料理試驗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

聲明:
此文發在廚房家電而非料理版面就是因為個人廚藝不精!

所以重點是在於氣炸鍋的操作跟時間溫度的分享~
食材調味跟技法就請大家不要鞭我了Orz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說實話~ 可能不少人疑惑 這種箱型車刷一階是要幹嘛~

其實我追求的不是速度~ 而是平順度~

其實我最常使用的是 E 節能模式~ 因為換檔最為平順!

不過帶來的缺點就是非常的無力感~ 有點像NA車的那種感覺~

C模式下回油又帶點頓挫~  群內有些寫完之後評價還不錯~ 

我也就心動了... 畢竟萬元有找! 比用外掛電腦還划算~ 不衝一波可惜阿!



廠商提供的一階後的馬力圖表對照! 當然對於有些跑旅遊的車友來說~

他們則選擇省油模式的油圖來寫~ 而我們大部分車友則是選擇最大馬力油圖!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去年12月買的平價無線電鑽其中一顆電池也衰退到快不行的狀態了....

其實很久之前我就一直有個想法~  無線的產品好用~ 但是終究會有電量的問題~

兩顆電池交換使用是一個方式~

但是 ....

我心中一直覺得~ 這類產品如果可以 電池 / 插電 不是很理想嗎!?

需要便利性或插電不便的狀態就用電池~ 定點長時間的狀態改用插電的~ 完美阿XD

 




首先就是要先對不耐久的電池開刀了...



平價的電鑽電池拆裝也簡易~ 底部四顆電池拆開即可露出電路板!



退出後~ 裏頭就是串了6顆 18650 電池來做供電!



而我們要利用的就是 正/負 極 端點~ 還有電池的外殼!



簡易測試使用~ 偷懶直接從背後挖個洞~ 引出線來~



接著~ 最關鍵的其實是要先測出這電鑽的馬達的供電電流到底為何~

後續的工作才能進行! 

這裡我先用兩顆12V的鉛酸電池串聯~ 來檢測到底後續要買多電供電電流的供應器!



測得的最大電流約莫在 4.7 A  



空轉電流大概1A



空轉電流測量影片~~




測試一般鐵工鑽孔(引孔)電流



測試一般木工鑽孔(引孔)電流



如果刻意讓電鑽達到完全過載(最大扭力也無法轉動)~  量測的瞬間電流會超過20A





有了這些數據之後~  後續只要找顆符合規格電源供應器~

可調電壓(25V) 且電流>5A以上 (基本低功率使用)

就可以實現 有線/無線  兩用的特性了~  當然還需要配合快速接頭才夠便利!!

這類的方式也能運用在其他無線手持的產品~

例如吸塵器 ....  什麼狀態無線吸塵器需要插電供應呢?

像我一直覺得正常使用下~  無線吸塵器都不是問題!  

但是....  最大吸力模式 加上 定點吸床的狀態下~

如果電力可以無限供應....這樣多暢快阿...


總結:

你說 有線 / 無線 並行可不可行呢?!  其實還是辦的到的~

但是當您希望將無線(電池) 改為 有線(插電) 有相當多的因素要考量進去~

如果希望達到跟電池一樣的功率~  那照現行常用的 18650 電池~

可能要配30A的電源供應器來應付~

不過對我而言~ 我很明確知道我定點狀態的使用環境~ 都屬於低功率的狀態~

因此我可能只會準備20A的設備來應付而已~

對於一般的木工引洞 鐵工小鑽孔量測值都低於5A~

當然隨著鑽孔的大小也會隨之影響扭力...也就需要更大的電流~ 

由於我這款沒有具有衝擊的功能~ 因此沒辦法量測鑽牆的電流~ 

還是簡單跟大家分享~ 後續就等電源供應器到再來改線組了~

改完在補後續使用照片上來~~

不過~ 如同網友所說~ 其實我這種小功率的使用其實不需要這樣大費周章~

假設以這樣的需求來說 平均工作電流2A  換上動力型 18650  2600mah

如果又有兩顆電池替換~ 工作時間相當足夠~  不過!

其實這樣的試驗其實是我的起手式而已....XD

我真正的目標還是放在吸塵器上~



我以dyson為例子....  高效率的無線吸塵器普遍有一個問題~

最大吸力模式電力通常僅有數分鐘... 以這款來說 最強吸力只有7分鐘~

比照電池規格來看~ 1900mah  最大額定電流為 16.2A

1.9Ah / 16.2A = 0.11728 h  = 7mins

對照電池規格跟官方提供的7分鐘不謀而合!

這類無線產品跟電鑽有點不同~ 它是維持高電流持續運轉的狀況~

廠商必須考慮整體 ~ 包括家大電池影響重量等等...

所以也就會衍生有些品牌改以抽換電池的方式替代~

而你說7分鐘夠不夠~  對於完整吸完一整張床墊跟被套棉被等等差不多~

但是後續要繼續吸地板~ 甚至其他房間的床墊可能就是個問題~

所以基於這個狀態~  我也就能搭配這樣的模式~

等於購買一個電源供應器(可調電壓) 同時裝置好各類快插接頭~

對於我家中多款無線裝置都能達到使用~ 這樣的思維我想CP值就瞬間很高了XD



對比之下~ 原本就能替換電池的吸塵器拿來改相對就容易多了XD

壞掉的電池直接改成插電式... 好的電池維持原本的便利攜帶特性~

一舉兩得

這例子是拋出一個議題跟模式...  簡單跟大家分享!


12/19更新 補充接上電源供應器後的測試!



可調壓 20A 的電源供應器終於到了~  我也迫不及待裝上去測試!

順便接上電流表!



首先還是要試驗一下空載的~  用了電源供應的好處是~ 電壓幾乎不會有壓降的問題!

可以維持穩定的動力表現!



空載電壓觀測



空載電流反應






接著一樣試試看鑽木板吧





事事看比較高電流的  攻牙看看XD

改完之後確實比較猛些!   畢竟沒有電池瞬間出力壓降的問題~

電源供應器會調控~ 穩定電壓輸出~

後續還需要裝上過電流的保護板還有快速接頭~  

今天就先到這吧^^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殺菌.淨化.熱水 一機搞定 賀眾UV-6702EBK-1(粉霧黑)


飲用是每個人跟家庭都會面對的一個問題~

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問題卻也讓不少人苦惱...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很高興溪湖有更多的餐飲業者願意拓點~ 溪湖的火鍋主要的還是偏向低價位鍋位為主!

連鎖業者築間的開幕也意味著在鍋物上有更一層中高價位的餐點選擇!

 





餐廳外觀上沒有太多的裝修~ 還是簡約為主!



門口旁擺放菜單~ 提供初次上門的等候客人可以先預想餐點!






一入內大致分三個區域 ~ 除了門口邊的結帳區!

還有比較開放式的用餐區~ 另一旁則是稍微區隔的區塊用餐!

加熱的設備使用電磁爐~ 對於這類室內的用餐區~ 相對還是比傳統瓦斯的放心些!




有一點我覺得滿棒的是~ 現在加入LINE即送5點贈點!

當天就可以兌換~ 5點可以兌換基本肉盤一盤!



我當天是選擇送豬肉盤~ 您看看! 雖然是點數兌換的~ 份量也不馬虎呢!



後續消費100元則有1點~ 兌換的類別也有三大類~





當天用餐我挑選了招牌的石頭湯底~ 老婆擇是選額和風!

石頭湯底用了洋蔥等食材當基底~ 和風則是醬油口感! 

比叫起來我還是比較喜歡石頭湯底~ 感覺比較有層次!



套餐的菜盤基本上都差不多~ 蔬果與少量的海鮮!



副食的部分我擇是挑選烏龍麵 ~ 老婆選擇加價15元 升級滷肉飯!



主餐我擇是挑選大草蝦~ 一共有四尾!



除了草蝦外~ 還能選一個肉盤! 我挑選了牛肉盤...



老婆因為不吃牛~ 所以挑選了櫻桃鴨!



醬汁的部分採用自助式的~ 也有提供"攻略"

沒有特別研究的我就直接參照建議的方式調配!



對比隨餐的白蝦跟主餐的草蝦~ 是不是很強烈的尺寸對比呢XD



口感的紮實度也相當的好~ 不過就是貴了點Orz

偶而吃一下還行XD



份量上個人覺得相當足夠~  套餐的配量相當好~ 



比較尷尬的是太高估自己的食量~ 當天用點數換的肉盤最後根本都沒吃~

只能打包帶走~ 店家還有貼心附上冰塊鋪底!



店內用餐飲料跟冰品也是隨意享用的! 冰品使用明治品牌~ 口感我覺得相當好!

口味提供八種~ 我當然不客氣的每個口味都要嚐過一遍才肯罷口!



總結來說~ 我個人還是相當看好他的後續發展的~  雖然身邊朋友抱持相反看法!

我之所以看好是因為他走出不同的價格帶! 不同於多數走平價路線!

相對提供的選擇更多~ 環境也相對好上一些! 另外我對於其湯頭還是比較滿意的!

確實可以感受出跟一般平價火鍋的差異性!

不管如何~ 能多一家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多一個選擇!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免工具 ● 輕鬆改善居家食用水

 

自來水幾乎是居家必備主要水源~ 然而多數家庭對於食用水的選擇卻是另一個困擾!

有人依靠桶裝水,也有不少家庭選擇以自來水為基礎進行再次過濾的方式!

對於我本身來說~ 原先兩種方式就併行使用!


除了到加水站載運桶裝水之外~ 但是經常一忙就忘了檢查剩水量!

導致可能會突然無水可用的問題! 所以後期才在廚房又加裝了常見的過濾器!

不過傳統過濾器常常因為濾芯更換的週期不好紀錄!

經常隔了一段時間紀錄的紙張也不見了~ 或者頻率亂了!

變得不知道該不該換的尷尬現象! 最慘的是一堆外接式的管路! 

隨著時間三天兩頭局部開始脆化無預警的漏水...

所以~此次打算額外加裝 BRITA On Tap 濾菌濾菌龍頭式濾水器 !

看能否達到居家過濾水的最佳體驗....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新認識 Dyson 最強勁智能吸塵器 dyson v11 absoulte

在參加這次的 『Dyson吸塵器達人養成班』之前~

我一直認為我是非常了解 Dyson V11 的~ 雖然我並沒有擁有Dyson V11 (僅短暫試用)

不過~ 我始終是一個無線吸塵器的擁護者! 也是Dyson V7 mattress的使用者!

更是接觸到V7 mattress 後才了解到 dyson無線吸塵器的魅力所在....

而這次的『達人養成班』活動過程中 ~

從專業產品經理講述的產品功能細節與版主愛曼達及網路達人的綜合經驗分享! 

並結合活動過程的實作關卡挑戰賽 ~ 更深刻感受到Dyson V11比我認為的更有本事!!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莎多堡奇幻旅館 _ 西城故事

由於住中部~ 對於北部交通跟景點較不熟悉~ 因此鮮少往北旅遊或住宿!

前陣子周末剛好有點事情需要北上處理! 順帶帶著家人與小孩一起安排個小旅程!

每次出遊前大概有個問題要處理~ 一個是事先要先找好住宿的風格! 第二個就是景點了!

景點的話相對好處理~ 出發前一天在研究即可! 還可以針對天氣適當調整!

房間的部分比較麻煩~ 尤其是帶小孩出門~ 希望選擇比較不一樣的!

最理想是能有親子友善的旅館~ 這次挑選的是房間帶有主題風格的旅館!

這趟旅程就跟著我的遊記慢慢說給您聽...



週六一早出發~  兩個小壞蛋已經迫不及待拎上行李了!

就連遮陽草帽都備妥!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大兒子開始上國小一年級了 ~ 孩子在不同階段! 我認為對他們都有一個意涵!

例如剛上幼稚園~ 我則認為那是對他融入群體生活的體驗!

而上了國小~ 則是要開始學著更自主獨立的起始!

然而對父母來說~ 一路看他們從出生到現階段! 我們也不斷地在修正跟調整方式!

 





還記得他們剛出生的階段~ 都是跟著我們睡同一個房間的!



隨著他們開始上幼稚園~ 加上是兩個臭男生!

在那個階段也就希望給予他們自己的空間~ 並學習著脫離父母自我睡覺 

因此將一間閒置空房稍微整理一下!



不過隨著他們越來越大~ 發現階段性買的"用品"似乎開始有點不合時宜了Orz



當時候只有一個兒子的時候~ 小孩子的衣物是跟著我們共同使用衣櫃的!



隨著孩子長大加上兩個小孩...當時也就買了兩組簡易的抽屜櫃來分類他們個別的衣物!



可以看出來~ 幾乎他們的東西都是倍數購買的Orz

只是顏色貨款是稍微有些差異化!



不過有個困擾~ 這類櫃子因為深!  雖然可以塞不少衣物!

但是每次小孩拿衣物拉出太多可能會因為重心問題導致不穩固!



只靠兩個小凸點勾住支架~ 小孩子拉出抽屜力道不會拿捏! 有時整個抽屜被拉出掉落!

後來他們知道這個問題之後~ 每次只拉一點點~ 所以永遠只會拿前面的衣物穿! 



前陣子感覺需要衣架的方式~ 就買了這種簡易式的衣架!

穩定度是最大問題之外!



開放式的難免會有落塵的問題Orz

除非清淨機保持常態性的開啟或許可以改善!



為了改善這些困擾~ 加上配合他們現階段的年齡! 同樣的為他們個別買了一款衣櫃!

不過畢竟相差兩歲! 在一些需求上還是有些差異! 所以款式也有所不同!





弟弟的衣櫃比較屬於傳統的斗櫃~ 相對高度也比較低一些!
(不過對他來說最上層的還是不太適合使用)

而哥哥的則是刻意挑選了具有吊衣架設計的款式!

主要是用來改善早上更換制服與外套的便利性!



之所以考慮這類堆疊組裝的衣櫃有幾個考量~ 除了日後清潔便利外!

櫃體高度的靈活性高! 假設孩子比較嬌小就能考慮先移除一層抽屜!
(我原本是打算將移除的抽屜裝到衣櫃的上方! 



不過似乎是不行的XD  我忽略了活動門板是往外延伸的!



移除一格抽屜後~高度上似乎更合用! 但是也就損失了一格抽屜!

所以我才想把抽屜往上移阿XD 可惜策略失敗...



之所以這麼在意高度是因為我有其他考量.... 不過最後成品有點失敗就是XD



既然要給孩子學習自我獨立的開始~ 有了衣櫃自然也要讓他們注意穿著跟容貌!

所以我打算於門板內層貼上一層鏡面!當時考慮用貼的是考慮安全性!

沒有鏡子破裂或掉落的風險!  

不過~~~~



網購就是有一定的風險~ 除了商品品質的風險外~ 運輸跟包裝也是一個問題!

整片式折痕一堆~ 相對也就影響到後續的效果Orz



虧我這麼認真的施做Orz

 照片來源網路
後續打算改買小片式的來拼貼! 改善摺痕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兒子都很早起床~ 通常都5點半左右就起床~

但是我不希望他影響到弟弟睡覺! 所以我在衣櫃內放置了一盞感應燈!

這樣他可以換他的制服~ 又不需要開房間電燈影響弟弟睡覺!



在衣櫃就位前~ 其實媽媽也就在訓練他們自己折衣服了!



不過衣櫃組裝好就位之後~ 開始讓他們直接將衣物拿回房間! 

自己折衣服並且收納好!



同樣的 ~ 原本的衣物他們也要隨著轉移到屬於他們自己專屬的新衣櫃上了!




首先先針對上學需要的制服等衣物開始整理! 



而這五組衣架則是購買這組衣櫃附贈的! 不過五個有點少~

不知道能不能再加買五個~ 這樣衣架比較一體性!數量也比較足夠!



另外還有附贈這個防潮包!



後頭有背膠~ 要固定也是可以!



而這乾燥劑式可以重複使用的~ 不過具體怎樣再生~ 等後續飽和了在來研究XD




對於三個抽屜的問題~ 雖然我中途一度移除了最下層的抽屜~

不過考量整個容積量! 加上目前的總高度對於哥哥來說使用上也不能問題!

還是決定再裝上XD




新購的衣櫃抽屜屬於比較寬面的~ 容納的衣物量足夠之外!

整個抽屜拉出也更能從全部衣褲挑選任何一件起來!




整個拉出不用擔心抽屜像之前款式一樣掉落! 是因為抽屜兩旁都有做防脫落的設計!




為了方便分類~ 也可以在抽屜內再放置小盒子! 



三兩下整個收納工作就快完成了XD



弟弟同樣是需要做一樣的學習跟習慣養成的!



不過過程中~ 發現一些小差異! 牛仔褲比較硬挺! 

原本以為兩款的抽屜內部高度是相同的! 不過實際使用上卻發現似乎不是如此!

怎麼有時候會有夾住褲子的情況!!



將同一堆牛仔褲分別對照兩款衣櫃~ 就能看出高度的差異!



使用量尺對照~ 整個高度差異大概差了2公分左右!

這對於衣物不管是站立還是堆疊後~ 可能就差這一點高度導致影響到抽屜的開闔!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 弟弟一樣可以完成他的收納任務!



比較有趣的弟弟有些勞作作品~ 他也想收納進去!



所以我選擇將比較上層他不容易使用的位置拿來放置他的作品!



不過在整個過程中~ 發現了幾個差異性!

首先這兩款當然造型上式不同款式的~ 一個有衣架設計 / 一款單純只有抽屜!

不過抽屜除了尺寸些微差異之外的顏色顯然差異很大!





很明顯一個偏黃 / 一個則是跟抽屜面板一樣是白白淨淨的顏色!

懷疑是不是再生料製成所以顏色才會差異?!



再來就是一些毛邊的處理比較不妥善~ 雖然不影響功能!  

不過如果是安裝過程讓小朋友參與! 要特別留意 幼兒的皮膚比較細嫩!

這樣的毛邊一個不小心是有機會劃傷皮膚的! 有點類似背薄紙片割傷的概念!



例外抽屜的面板內緣以有所不同! 單抽屜的也有修邊! 不過只有單面修邊!

有衣架的那款則是雙面修! 整個內緣摸起來都是平滑的!



除了整組衣櫃的重量差異很大之外~ 單一抽屜的重量也有差別!



顯然跟材質厚度還有強度有關~ 光是空物提起~ 整個提把變形的差異就非常明顯!




另外在抽屜滑出的平順度也有些微差異~ 觀察才發現兩側的穩定結構數量不同!

所以如果單手開抽屜 只有抽屜款式的那款開到一半有可能會歪斜!

另一款相對比較穩定!



側板的支撐架也因為結構或者是材料差異! 強度也有所差異!

雖然是不擔心壓壞~ 不過怕日後脆化破損!




這個問題在組裝的時候就稍微有發現到~ 厚度跟結構上設計差異也很大!




看起來厚度差了一些些而已~ 但是整個強度不知道為什麼差很多!



對照動畫就更明顯了~~




不過比較疙瘩的還是顏色~ 明明正面都是純白色的~ 結果抽屜跟支架整個就是比較黃色!

感覺有種舊舊的感覺~ 有點小悶!

當時候網路看知道兩款有價差! 我以為單純品牌跟款式不同而已!

看起來用料似乎也有所小差異~ 學一次經驗!



另外的差別就是輪子了~ 一款可以調高低 ! 一個是固定高度!

如果房間地面比較不平整可以稍微微調! 或者可以刻意讓正面略高於後面!

轉移整個重心-相對更穩定! 這也算是一個小技巧!





隨手附上幾張安裝過程的照片 ~ 我特別喜歡看他們互助合作安裝的過程!

雖然常常中途就調皮起來了XD



最近事情真的特別多~ 房間也一團亂XD 還要忙著處理萬聖節的造型裝扮!!



好不容易抽空陪他們處理完衣櫃的安裝跟衣物的搬移後!

現在更困擾的是整個物品的房間格局配置了!



想做的事情太多...開始發現時間好像不夠多啊!!!




有人發現這款是台灣保護類動物 黑熊嗎!? 可是~ 為什麼黑熊是咖啡色的XD



話說google 廣告的大數據真的很可怕XD

之前在搜尋兒童衣櫃~ 後續不管是上網還是聽線上廣播都會帶出建議商品!

也是這樣才注意到這款衣櫃!  其實我本來希望找石虎的款式的!!



不過他只有這三款台灣保育類動物~ 問小朋友喜歡哪個! 



或許是之前帶他們去木柵動物園看過~ 因此他們對台灣黑熊特別感興趣!

可惜之前去沒拍到台灣黑熊胸前獨特的V標記~  

不過剛好藉由這次的衣櫃圖騰~ 讓他們對台灣黑熊的獨特標誌印象更深刻!



就連衣服也是台灣黑熊~ 就知道他們有多愛了XD



最後呢將這這兩款的高度分別是140 / 110 公分! 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最後~ 我真的要吐槽一下這個~ 在這種密合度跟強度不是很高的櫃子弄個鎖頭!

真的很多餘~~ 鎖不牢其次~ 重點是很破壞面板的圖案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星S8+  全機包膜套餐 _ 體驗類裸機的輕盈感

 

接連用了幾款手機~ 但是從沒包膜過! 主要一個原因是對 "包膜" 沒概念!

再者就是以往包膜費用對我來說相對偏高! 所以我都只選擇 保護貼+保護殼!

不過有個改變就是~ 或許是因為S8+ 特別的曲面螢幕的關係!

從新機厚實的保護殼 到後期我只想怎樣輕薄化! 甚至連保護貼都不貼了...

最後~ 想著S8+ 雖然已經用很久了! 乾脆嘗試在有限的保護的情況下!

體驗一下 趨近於裸機的手感...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新日系品牌矽膠雨刷膠條 _ 挑戰PIAA霸主地位!?


前陣子車友說~ 他雨刷也開始刷不乾淨甚至雨天會跳動了!

基本上車開一年多了~ 根據車友間的經驗! 原廠雨刷半年~一年開始跳動似乎時有耳聞!

我自己去年也是更換了日系品牌的矽膠雨刷! 原本也是推薦他跟上的!

不過...近期冒出的一款雨刷售價竟還略高PIAA一些...

更重要的是膠條產地標榜為日本 A+ 矽膠膠條 ~

他說他要試試看... 基本上我也不在意! 因為是花他的錢XD

我只是負責幫他換而已~ 順便對照跟我車上的PIAA有什麼不同!

憑什麼這品牌敢開這個價格?
 

 Benz V250d W447 原廠雨刷檢視與更換



由於我有更換的經驗~ 所以我比較想檢視他一年左右的車庫車 ! 不過我忘了看他的里程數!

原廠雨刷膠條的狀態如何!?



車友目前車上的原廠雨刷!



目前狀況就是這樣~ 抖動的情況照片可能不好呈現!

但是掃過後的水痕相對就很明顯殘留!

白天還能接受~ 晚上雨刷真的是惡夢XD



從車外看大概是這個情況~ 這還是稍微清潔過玻璃的情況!

如果是在路上~ 車友描述情況是比這還嚴重些!



在更換前~ 基本的玻璃清潔是必須的! 比較慎重的可能還會去個油墨之類的!

不過當天就是基本的清潔跟更換而已!



清潔前擋....



基本上不帶撥水特性的情況! 車外噴水前檔時(例如大雨)

車內沒開雨刷的視覺大概如此!



對照我車上這組用了快一年的 PIAA 矽膠雨刷!



效果還是相當顯著~ 這也是我極力推薦他要換上矽膠雨刷的原因了XD



簡單清潔完他的前擋玻璃後~ 可以開始著手更換他購買的新雨刷了!



產品包裝上我個人覺得跟 PIAA 有些雷同!

都是特別強調 2X  !  宣稱比市面一般膠條的耐用度高達2倍以上!



但是車友之所以挑選這款的一個重要因素是~ 產地!

光是差不多錢跟矽膠膠條! 如果再讓我選! 我可能也會選擇日本製的!

花一樣的錢~ 個人還是有點產地迷思的XD



或許是我少接觸改裝~ 其實我根本沒聽過這個品牌!

甚至我還懷疑是不是賣家故意胡扯一個品牌  標榜是日本品牌XD

不過上網查還真的有這個 ZERO/SPORT

回歸正傳...



V車系的雨刷規格澤是 18" + 28" 
(順便註記一下~以後要換忘了還可以回來看自己這篇文XD)




包裝後頭則是強調了一堆其撥水特性與施壓分布及導風設計!

其實看包裝我不太理解就是...



拆開對照~ 光看外觀大概就是他的迎風面有做導流設計~

或許車輛行駛中多少有幫助也說不定? 

對照原廠雨刷或PIAA的外觀~ 確實看起來比較精緻一些!



至於包裝強調的更均衡的下壓力! 是不是跟三節式設計有關我就不瞭解了!



廢話這麼多~ 實際換上就知道! 呵呵XD 拆不開對吧!

找我來幫忙換是對的XD 有經驗就是不一樣....



其實沒什麼訣竅~ 不用壓也不用幹嘛的! 就是先把外蓋往外推!



像是這樣! 把雨刷移除掉對照大家應該比較能明白!



溫馨提醒一下~ 拆下雨刷後! 記得雨刷臂要擺回前擋 (比較細心的可以在墊一個抹布)

最大忌諱就是撐開放著! 一個不小心敲到玻璃真的會哭出來....



對照一下原廠的軟骨雨刷與 ZERO/SPORT 三節式矽膠雨刷



首先我需要先換上這個形式的轉接頭!



需要自行更換賣家另外提供的車款對應轉接頭來置換!



移除跟更換的方法基本上也沒什麼難度!

不過~ 沒有防呆設計! 這點我覺得有點可惜!




簡單說就是~ 轉接頭沒防呆! 但是一樣都能安裝!

不過反裝的缺點就是其雨刷設計的導流反而會有反效果... 這點如果有買的網友要留意!



另外檢是拆下來的原廠雨刷膠條...不意外! 果然還是有裂解的現象...



安裝的話基本上也沒難度~ 就是放入凹槽在把外蓋往內推即可!



跟原廠/PIAA雨刷有點不同的是! 這款多了兩個"翅膀"!

可能有點類似輔助夾具的概念吧!



確定裝妥後~ 就可以取下保護套了!



觸碰到膠體會感覺滑滑的~ 大概就是所謂的矽成分之類的吧?



這裡~ 我為了對照差異! 所以先單換一隻雨刷! 另一隻保留原廠雨刷!





依照說明裝好後需要乾刷3分鐘左右~ 讓塗層與前擋玻璃表面結合後!

撥水的效果才會自然呈顯出來!



在安裝後乾刷3分鐘後~ 不刷動雨刷的情況下! 噴水對照一下!



左右半邊的撥水效果確實相當顯著!



從車內看也能看出差異! 這些情況在夜晚或這大雨不斷的情況下更為明顯!



新雨刷就是不一樣~ 乾淨俐落不留水痕XD



接續一樣的方式~ 把另一隻 ZERO/SPORT雨刷也換上今天的任務就算結束了XD



其實新雨刷本來就會刷的乾凈~ 這天經地義!

矽膠膠條主要是潑水特性的附加價值!

不過~我另外看的是耐久性還有跳動的問題!

跳動的情況在賓士車款上的真頻率很高! 雖然大家普遍都說清潔玻璃會好!

不過根據自身跟車友的經驗! 換雨刷還是比較實在Orz

玻璃去油膜搭配原廠雨刷其實個人經驗撐不久還是會抖動!

尤其是只要開始抖動過~ 後續在抖動機率非常的高! (也可能就是膠條已經變質裂解了)

後續我想要持續觀察的在於其產品標榜的日本製A+等級矽膠膠條耐久度到底如何!

但就我個人使用PIAA矽膠雨刷來說目前一年看起來還是相當理想!

相對的我對這款也就更有期待感! 尤其他的外型設計上確實有獨特之處!

如果ZERO/SPORT後續還能推出矽膠膠條單獨更換的方式!

那我下回應該也會考慮換上嘗試~ 不知道版上有其他網友也有用這款雨刷的!

能分享經驗跟心得嗎?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打著水貨名義半價銷售的Dyson吹風機真的值得買嗎!?


去年就聽說有Dyson吹風機的仿冒品在網路銷售~ 原本我對這事情是沒什麼感覺的!

沒想到上個月朋友說他也買了Dyson吹風機 ~ 雖然是網路買的水貨!

風力也不弱~ 而且不用7000塊台幣!

本來不想寫這篇文的~ 但是借來對照後發現這哪是水貨! 根本是仿冒品吧!

雖然大致仿的水平真的很高~ 但是對照之下的核心關鍵根本沒有!

重點是~  我看朋友傳的購買連結...近期還是有不少人購買! 

而且還沒有人買完給負評~ 這才讓我更覺得無語阿....

到底買的人是以為自己真的買到水貨正品!~ 還是他們知道是仿品但是也值得?

像我朋友沒有正品可以比較的~ 我沒對照前~

他真的就覺得自己買的是國外的正品...

就讓我更有發這篇文的動機了......


 真 ╳ 假 ● 靜態對照

坦白說~ 剛從朋友那拿到仿品後~ 外包裝真的仿的很真!

畢竟紙盒要印刷的一模一樣倒也沒什麼難處! 這個我不驚訝~

與台灣的公司貨包裝對比~ 特點文字敘述有些不同!

不過各地販售包裝本來就都會有差異~ 所以這點不能拿來作為真假的判定!



仿品就連序號標籤也都仿的87分像~~

不過我懷疑是不是每個人買到的都是相同的序號XD



攤開來看~ 乍看真的是兩支正品的Dyson吹風機無誤阿!



如果吹毛求疵檢視包裝! 紙盒的紙色仿品會偏黃~ 有點像再生紙的感覺!



內區隔版同樣也略為偏黃~ 

不過我還是得在聲明~ 這些小問題對於仿冒商來說!

要把包裝仿的完全一樣基本上都不困難! 成本也不會增加很多!

所以要從外包裝辨識基本上難度非常非常高! 也很容易誤入陷阱!








上蓋的泡棉防護上也略有差異~ 顏色上正品的泡棉比較偏黑灰色!

仿品黑了一階! 

重點是~按壓的柔軟度差異很大~ 原廠的有點乳膠枕的那種回彈觸感!

仿品就是一般常見的那種泡棉~ 相對硬很多!



而隔板內的配置些微不同~ 多了一個防滑墊的獨立隔板!

不過這包裝我在搜尋過  確實有些地區的正品是這樣配置的! 

所以內隔板跟台灣公司貨不同也不能作為正/仿品的區別方式!



如果看配件~ 不是Dyson的原先使用者! 可能也不容易看出玄機!

加上仿品的機體外層的保護膜也弄得很完善! 真的會讓人有高級感的錯覺!



先來說說配件吸頭的部分! 




我各取正/仿品的其中一個順髮吹嘴來對照!

光看外觀~ 您可能也覺得左邊的吹嘴表面好像比較滑順!

但細看側邊收邊的地方就明顯看得出來,左邊盜版吹嘴的收邊非常粗糙



對照上圖是 台灣公司貨的 Dyson正品  吹嘴  

外觀有壓製所產生的髮絲紋路 

中間也有一條類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線條



反觀仿品的外觀掃色澤相對均勻~但卻有凹凸不平的漆痕



再開始對照吹嘴內部~ 就會發現更多玄機了!



首先~正品寬吹嘴內部有類似零件號碼 (細吹嘴好像就看不太到這編號)



仿品則完全不會有類似的編號

此外~ 如果你注意看仿品吹嘴~ 中心位置會多一個圓頭!

我原本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做工也明顯比較粗糙



翻鍋來之後我就完全了解了~ 原來仿品的吹嘴是靠螺絲固定~

難怪另一頭需要多餘的塑膠厚度才能給螺絲安裝的空間!



反觀正品則是相對平整化的設計!



吹嘴的重量上仿冒品也明顯輕很多~ 這個關鍵可能在於磁力上差異!



如果分別將正品與仿冒品的吹嘴分別與主體進行磁力結合!

吸磁力的強度也可以從接觸的時候聲響感受出來!正品的吸力很強!



不僅如此~ 在旋轉吹嘴的時候~ 正品是平順沒有噪音的!

仿冒品會不規律的隨機發生類似塑膠品磨擦的惱人聲響!



如果在更仔細的觀察~ 也會發現吹嘴內部的平滑度差異很多!

仿品毛邊顯然沒再額外處理過!



更搞笑的是~ 這個品管完全不行啊! 

我近視600度就算不戴眼鏡都看的出來明顯是歪的阿XD

不過我問過我朋友~ 你沒發現這歪很多嗎!?

他居然告訴我:我以為是DYSON故意這樣設計的! 有他的獨特用途....

我也是無語了XD



烘罩的部分~ 比較明顯的還是在塑料色澤上 ~

DYSON的各項產品塑料都會有一種紋路!

我猜是塑膠原料不是單一材料~所以射出成形的過程材料加熱流速不同產生的!

具體優點我個人猜測是可以保有強度跟韌性! 這都是我個人猜的! 參考就好!

另外~ 烘罩還可以觀察下層的不銹鋼網! 正品的孔洞也相對細微許多!

不過~我還是得再說一次!

如果您手邊沒有正品可以對照! 您是不可能可以單看仿冒品知道他的孔洞比較大的Orz



接著說說主體吧...同樣的! 外觀也是仿得唯妙唯肖!



不過重量也明顯差異很大~ 這也意味著裏頭的零件想必也是差很多的!



中央的氣流面~ 仿品有一條記號線!  我猜也是加工過程額外產生出來的結果!





在電源的按鈕上~ 表面少了 類似 ⊙ 這樣的印刷面



再來就是仿冒品的電源紐明顯不好推~ 需要更多的力量也能推動!



如果注意看~ 也會發現按鈕的凸出面積不同! 

正品相對凸出很多~ 相對也更好使力!



正品的質感跟紋理真的就是不一樣啊XD



接著下方的進氣網也能看出差異!



光是要先拆開外層的時候~ 就會感覺到仿冒品很卡!

轉動起來相當不順~~很緊!



正品當然就很平順~  抱歉阿! 這支用很久都沒在清潔XD  麻煩忽視一下灰塵跟棉絮XD



先不說金屬濾網~ 如果注意看! 你會發現濾網周圍的塑膠件~ 

上圖正品與機體顏色是相近的!

而下圖仿品的內部塑膠則是帶點淺灰色~ 相當明顯!



金屬濾網就不用說了~ 孔洞粗細差那麼多~

首先~ 大家要知道為什麼孔洞不能大!  目的是避免毛髮捲入 !

但是細小的孔洞容易衍生進氣量不大風力小!

所以仿品能有類似於正品的風力的原因也在此~ 

Dysons能兼顧細小孔洞又要保有風力這也是核心的直流馬達的特性之一!



在來看下方~ 仿品其實也做得相當真了! 不過問題還是在品管!

有些洞沒確實脫落~ 部分殘留塑膠片還卡著! 這個每一支卡的位置我猜會有些不同!



線材的部分~ 大家也知道吹風機屬於高功率的耗電商品!

除了本體溫度高之外! 電線更是重要!

台灣公司貨正品用的電線為1.25 mm/2 

仿品則只用1.0 mm/2   安全的問題我實在不敢賭XD



另外這個點~ 我有看出差異! 但是我就不明白Dyson在設計上有沒有特別的功能!



如果您認真看~會發現

正品Dyson吹風機在後方的桃色氣流罩與本體結合處會刻意有一個縫隙!

我google了很多人的開箱文~ 發現都是有這個縫隙的!

只是不知道是有特殊效益還是單純英式美學XD

仿品則是完全貼合! 這點也是可以作為判定的一個小地方!



而出風口外觀相對就看不太出差異!

所以裏頭的加熱片與相關的保護元件也因為包覆在裏頭沒辦法看出差異性了!



看到這裡....如果您買到的也是價差很大的Dyson supersonic 吹風機

建議也認真的檢視一下吧XD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主打肅靜與舒適路感  DUNLOP SP SPORT LM705


針對不同車款以及各自用車路段環境~ 每個人對於輪胎的選擇也有不同的喜好!

有人傾向性能胎~ 也有偏向節能經濟(低滾動阻力) 或是耐久磨耗!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Tmall親子商城 _ 小顆粒積木名車系列

每個階段的孩子玩的不同~ 男女生也不同! 兩個小惡魔跟一般男生一樣!

就是特愛汽車類的玩具!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打招牌 / 魔爪肋排 ....

這間餐廳之前在網路有看過朋友分享! 不過一直沒去嘗過!

今天剛好朋友高雄上來彰化~ 就邀他一起去這用餐! 

而店家主打的 魔爪基本上就是必點的餐點~ 主要是視覺上有一定的張力XD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家窩 兒童玩具收納櫃 _ 培養兒童自主收拾的習慣

幼稚園的兒童~ 下課後回到家就像打仗一樣...

尤其是兩個兄弟的情況下...戰場更是慘烈!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P Smart Tank 615 無線多功能連續供墨事務機

我不知道大家對於印表機的依賴度有多少~

不過~我只知道我的家庭不能少掉印表機就是...

每天都有印列的需求~ 加上掃瞄 / 影印功能!

所以我都選擇多功能的事務機機種來使用....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三年前~ 加入了臉書的V系列社團與LINE群組!

每一年總有車友在問...今年要不要車聚阿!! 但是印象中總沒有成團過!

好不容易今年有35個家庭100多位車友願意參與! 終於有機會將大家從網路的世界拉到現實!

互相交流資訊與認識...感受溫暖!

原先的動機很單純~ 僅是希望大家出來聚會吃飯! 簡單交流一下!

沒想到隨著陸陸續續的變化! 流程不斷調整! 加上第一次參與這類活動! 很多細節沒能妥善!

也藉著這個機會跟網友分享關於舉辦車聚的經驗談...

 






考量車友來自北中南各地! 加上以V系列的車款來說!

幾乎都為家庭族群! 活動場地選擇希望能以親子互動為考量!

而流程的部分! 則是規畫車友們於上午時間停車場集合完畢!

進行點餐~ 在園區使用中餐後進行抽獎...

由於園區沒有收場地費! 用餐的部分也都是各桌車友自行點餐自行結帳!

一個原則就是不經手錢~ 避免爭議! 活動獎項的部分!

部分是車友向其業代公司申請贊助! 或者車友本身自家產品或相關企業關係免費贊助!





選擇的地點為 苗栗的 自然風情! 園區最大特色是廣大的草原! 還有大型充氣溜滑梯!

再來則是園區同意當天將第一區停車場提供給我們專屬使用! 也因此當天有進行車輛的停車管制!




其中一位車友由於拖著露營車~ 因此其前一晚已經進駐其中!

成為先發部隊XD








走到哪睡到哪的感覺真令人稱羨阿....




隨著聚會的時間~ 車友也開始陸續到場了!






其中贊助的經銷商~ 現場也拉了一台GLC!

除了裝載當天的陳列品之外~ 也充當展示車輛XD 腦筋動得真快阿...

連刷卡機都帶到現場了XD





隨著車輛不斷湧入~ 犯了一個大錯誤!

一開始的車輛停放沒有事先安排好! 原本天真的以為大家先找位置停!

稍晚在來調整~ 甚至還奢望拉四台車輛來排成一個 "V" 象徵!

後來發現要找到車主來移動現場頗耗時...

原因在於當時事前沒有將每一個"駕駛"個人手機跟車號預先做紀錄!

單純的覺得以LINF群組即可完成指揮~ 真的是太天真了! 車主忙著陪家人...

誰跟您在那邊看LINE...







穿插一下園區的環境...




有沙坑~ 還有貼心遮陽...





玩球或是拍照留念~ 誰還跟您待在停車場等XD





由於現場還是有其他外來遊客! 所以有車友提供自家車輛當展示車!

車款為avantgarde等級 ~ 另外選配AMG外觀套件!





加上其巧手DIY的BRABUS塗裝 以及 外掛電腦套件...




剎車套件也有小小升級一番...



另外當天車有心機都很重XD 知道要車聚...還特地去改了大包套件!

重點是這台為美規車! 也就是汽油引擎...




不過當天真正的大魔王是它...

雖然沒有一併換上TOPCAR的前保套件! 不過聽說是目前全台唯一一台V搭上正的topcar套件!




但是其手工的輪弧以及氣壓懸吊! 加上21吋的鋁圈! 真的是低調又有內涵阿!









顯然車主是個卡夢控XD




就連內裝飾板也有在去處理過...




而用餐的部分~ 我們事先也請園區預留整個二樓空間!







另外配合採用半自助方式用餐!



二樓用餐的好處是視野極佳! 除了可以鳥瞰整個停車場外!





三面視野更是擁有好的視覺景緻!




主餐的部分則依照車友各自喜好自行點餐結帳!






先前提到的~ 雖然整個活動都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此外~ 私下還有很多網友熱情贊助抽獎品外!

還有提供每個家庭都有的知名鳳梨酥以及小孩需要的益生菌...這趟真的賺到了XD




另外也有家庭自費DIY風箏活動...









抽獎品的部分也是玲瑯滿目~ 從賓士原廠帽子雨傘 / 腳踏墊 / 專屬銘牌 / 皮革車用垃圾桶 / 免費鋁圈鍍膜施工 等等!

都是車友無償捐贈的獎品!




當天的35個家庭也都是人人有獎~ 另外為了避嫌! 抽獎的號碼牌也都是現場製作!

並於小朋友來負責抽出^^






不僅僅如此~ 由於車友分布的領域廣泛!

還有人特地製作了車貼來免費提供車主自己領取!





看要什麼顏色或位置的! 真的是設想周到...




另外還有免費現場施作前擋玻璃鍍膜的車友...



更重要的是...相信不少賓士車主應該都聽過桃園這間公司! "歐瑟多媒體"

當天更是老闆與技師到場~ 攜帶電腦來進行相關設定與功能開通!

重點是所得全部捐做公益...





而現場的車輛都微有差異~ 從鏡面標到水箱罩款式!




各有有其喜好與路線!






也有講究內裝舒適路線的~



甚至換上了新式樣的冷氣出風口加上氛圍燈!




前座原先沒有電動座椅~ 也另外換上NAPPA穿孔皮椅套件以及通風加熱功能!








另外也有"前車友"開著其他車輛來同歡!

其賣掉V的原因是~ 打算再重新購入今年剛改款的V300車款或是V系列國外的露營車款 馬可波羅MORCO POLO



也有開著同性質車款的車主到場...















整個活動下來~ 有很多缺失! 但是整體還算圓滿!

首先是前置的情報沒有收集妥善! 例如車輛駕駛的連絡電話建檔~ 方便當天車輛編排聯繫!

再來少了團隊概念~ 比如有人負責進場車輛的停放! 拍照 訂餐等!

想一個人HOLD住全場真的太天真了~ 就會造成什麼事情都有完成! 但是都不夠完善!

沒有好的停車陣列 / 沒有好的車輛照片紀錄等遺憾...

簡單跟大家分享這一次的小車聚...也很高興當天的車友願意出來交流與認識....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免耗材「奈米光觸媒」Luft Cube迷你空氣清淨機


多數的空氣清淨機 ~ 大多採用耗材濾網式過濾方法!

LUFTQI則是採用 奈米光觸媒 的技術~ 透入主動式吸入周圍空氣

強行淨化後釋出乾淨空氣! 除了有效分解有機揮發物與異味外!

更能透過無耗材特性! 給使用者沒有負擔的好空氣...


 

Luft Cube迷你空氣清淨機 _ 功能實測


雖然產品的顏值很重要~ 而 Luft Cube 雖然外觀很吸引人!

但是更重要的是其特別的過濾方式是否能達到功效!

其內涵是否如外觀顏值這麼動人~ 更是令人期待!




首先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 新購的家具! 

即便經過一段時間~ 建材本身內的有機揮發物仍然存在!

尤其是像這樣帶有門的 封閉櫃體 更為顯著!




最簡單的檢測方式就是採取對照試驗的方法!




舉例來說~ 將檢測儀放置在櫃體上! 甲醛等有機揮發數值會逐漸上升!






反觀透過 Luft Cube 過濾後的空氣讀數! 確實能讓檢測儀的相關數值逐漸降低!

也能簡單的驗證其是否真的能透過內建的 奈米光觸媒 有效過濾空氣品質!

undefined
其實這類相關的試驗! 官方也提供不少圖表跟數據!

另外也將商品送交SGS實驗室進行相關試驗!

驗證其Luft Cube 對於淨化周邊空氣確實有其相當的功效!

SGS送測檢驗內容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VhabGXXKTGWzfhtPY1ksJcJbQn58hTn_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Iej_kdQmRoVjgY__PJ2Pe6Y6HickMeT6

 

文章標籤

Si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