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居家/家電 (151)
- Feb 15 Sat 2020 10:49
【實測】 強效除霉凝膠 | Gong100 韓國製
- Jan 31 Fri 2020 22:55
感受被床鋪包裹的感覺 | Panbor Rolling 提拉米舒獨立筒捲包床
▊ 找到一張屬於自己並能夠一夜好眠的床
還記得小時候睡著木板床的時代...為了讓自己好睡一點總是把厚實的棉被鋪在上頭舒緩!
自己當父親之後~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
發現原本提供給他們的雙人傳統彈簧床似乎也不太適合他們的睡眠使用了!
這張床是家中原先客房的床~ 後來兩個孩子出生後就挪為給他們當作共同床使用!
不過也隨著他們年紀越來越大~ 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跟地域性之後!
打算重新整頓給於他們個別的睡眠空間!
也因此添購了 Panbor Sleep 單人加大的獨立筒捲包床
挑選的原因基本上第一個是配色好看~再來就是其有五大特點!
★ RecoTex-Cool涼感表布
添加國內知名大廠新光紡織所生產的瞬間涼爽散熱纖維,
- Jan 21 Tue 2020 21:21
每天兩塊錢 輕鬆當貴婦 | HDW-06M1D 六人份智能省水洗碗機 / 禾聯洗碗機/ 蔬果清洗/ 省水省電/ 獨立式洗碗機
- Jan 12 Sun 2020 16:08
專治白蟻 | 速必效水性白蟻氣霧寶 / 除蟑滅蟻防蟎 / 白蟻藥 /居家除蟲
▋ 治蟲新思維 | 速必效 三合一專利噴嘴 伸入隙縫直搗蟲窩
螞蟻擾人...但是相較之下螞蟻還比較好處理!
最麻煩的是白蟻~ 躲在木質家具中~ 不斷的啃食~ 除了滿地的屑粒外~
還破壞了木質家具的強度與外觀~
當您在木家具看到地上貨層架上出現這樣的屑粒~ 表示裏頭已經住滿了白蟻!
而且他會不斷的轉移到臨近的其他木質家具上~ 繼續侵蝕Orz
曾經試過煙霧罐殺蟲劑~ 結果無效! 還弄得整個屋子都是味道! 被家人罵翻!
這是之前束手無策拆掉的木櫃~ 整個層板都被吃光~ 完全沒有支撐性!
只能忍痛整組木架丟棄!
網路看到的除白蟻噴霧~ 直接入手兩瓶試驗看看!
相中它的原因是噴頭~ 除了傳統的擴散式還有直管外!
還多了這款軟性延伸管(前端不銹鋼) 對於深入或者櫃體下方更加方便噴劑!
噴灌也有貼心的噴頭放置夾~ 避免噴嘴遺失或者不便放置的困擾!
主要除蟲對象包括了 螞蟻 / 白蟻 / 蟑螂 / 塵蹣 !
不過要留意的是針對室內/室外的使用方式不同! 務必參考標示的使用方式!
不過有了之前的不好經驗~ 我先試噴在餐巾紙上~ 確認是否沒有臭味!
剛噴瞬間有淡淡香味~ 很快味道就消散! 看來是可以安心使用的!
接著我要試驗這藥效是否真能除蟲! 所以我先把戶外的水錶蓋蟻窩噴灑試驗!
幾秒鐘之後~ 整群的螞蟻已經都不動了XD
外牆有螞蟻蹤跡的路線一併噴上~ 另外裂開的平面牆面縫隙~
使用塑膠噴管~ 深入縫隙噴入藥劑! 後續觀察螞蟻數量是否減少!
重頭戲當然還是在屋內的白蟻問題~
利用專利噴嘴~ 伸入被白蟻侵蝕洞口處~ 確實將藥劑灌入蟲窩!
接著清掃屑粒後~ 後續觀察是否不在復發! 假設其他位置仍有少部分屑粒!
針對局部在進行補強~
單瓶容量550ml 我這樣噴完戶外跟室內兩個木櫃還有剩!
用量還算省~~ 就等後續觀察我噴灑的落實度還有藥效是否完整深入白蟻窩來驗證效果!
對於有螞蟻/白蟻困擾的您~ 不妨也來試驗看看這瓶水性白蟻氣霧寶!
- Jan 01 Wed 2020 17:52
太陽發電能不能 !? 630W 太陽能併網實作
- Dec 24 Tue 2019 07:33
全餐氣炸鍋 | 旋轉球型氣炸鍋實測
▋廚房新三寶 新手廚役的好幫手
起源是上個月老婆同事間說要團購一款市面上常見的氣炸鍋~ 優點是便宜!
好像是免2000~ 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氣炸鍋這東西!
本質上看來就是旋風烤箱的概念無誤?
價格高低除了品牌/功能(機械璇扭/電子控制)等~
有些會再鍋底針對風流進行設計~ 不過~ 不管如何這種東西只有一個概念!
如何將熱能均勻傳達到食材的每一個面!
好比東西丟在油鍋裡~ 整個是泡在裏頭均勻受熱~ 這應該是最理想的狀態無誤!?
基於這個原則~ 我看上兩款氣炸鍋~ 兩款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鍋子能旋轉~
但是這款可以傾斜~ 另一款其實也很酷~ 不過我有點擔心清洗問題!
配件跟鍋子尺寸都很理想~ 唯獨就是內鍋看似無法取出~ 我怕清潔會很困擾!
但是找不到網路這款相關的開箱文~ 不能確定下只好放棄它~
再來就是不能傾斜~ 這問題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小小的考量!
理由為何? 後續的料理試驗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
聲明:
此文發在廚房家電而非料理版面就是因為個人廚藝不精!
所以重點是在於氣炸鍋的操作跟時間溫度的分享~
食材調味跟技法就請大家不要鞭我了Orz
- Dec 18 Wed 2019 08:50
【DIY】無線手持電鑽改裝大電池供電(插電) 包含實測瞬間電流 / 運作電流
去年12月買的平價無線電鑽其中一顆電池也衰退到快不行的狀態了....
其實很久之前我就一直有個想法~ 無線的產品好用~ 但是終究會有電量的問題~
兩顆電池交換使用是一個方式~
但是 ....
我心中一直覺得~ 這類產品如果可以 電池 / 插電 不是很理想嗎!?
需要便利性或插電不便的狀態就用電池~ 定點長時間的狀態改用插電的~ 完美阿XD
首先就是要先對不耐久的電池開刀了...
平價的電鑽電池拆裝也簡易~ 底部四顆電池拆開即可露出電路板!
退出後~ 裏頭就是串了6顆 18650 電池來做供電!
而我們要利用的就是 正/負 極 端點~ 還有電池的外殼!
簡易測試使用~ 偷懶直接從背後挖個洞~ 引出線來~
接著~ 最關鍵的其實是要先測出這電鑽的馬達的供電電流到底為何~
後續的工作才能進行!
這裡我先用兩顆12V的鉛酸電池串聯~ 來檢測到底後續要買多電供電電流的供應器!
測得的最大電流約莫在 4.7 A
空轉電流大概1A
空轉電流測量影片~~
測試一般鐵工鑽孔(引孔)電流
測試一般木工鑽孔(引孔)電流
如果刻意讓電鑽達到完全過載(最大扭力也無法轉動)~ 量測的瞬間電流會超過20A
有了這些數據之後~ 後續只要找顆符合規格電源供應器~
可調電壓(25V) 且電流>5A以上 (基本低功率使用)
就可以實現 有線/無線 兩用的特性了~ 當然還需要配合快速接頭才夠便利!!
這類的方式也能運用在其他無線手持的產品~
例如吸塵器 .... 什麼狀態無線吸塵器需要插電供應呢?
像我一直覺得正常使用下~ 無線吸塵器都不是問題!
但是.... 最大吸力模式 加上 定點吸床的狀態下~
如果電力可以無限供應....這樣多暢快阿...
總結:
你說 有線 / 無線 並行可不可行呢?! 其實還是辦的到的~
但是當您希望將無線(電池) 改為 有線(插電) 有相當多的因素要考量進去~
如果希望達到跟電池一樣的功率~ 那照現行常用的 18650 電池~
可能要配30A的電源供應器來應付~
不過對我而言~ 我很明確知道我定點狀態的使用環境~ 都屬於低功率的狀態~
因此我可能只會準備20A的設備來應付而已~
對於一般的木工引洞 鐵工小鑽孔量測值都低於5A~
當然隨著鑽孔的大小也會隨之影響扭力...也就需要更大的電流~
由於我這款沒有具有衝擊的功能~ 因此沒辦法量測鑽牆的電流~
還是簡單跟大家分享~ 後續就等電源供應器到再來改線組了~
改完在補後續使用照片上來~~
不過~ 如同網友所說~ 其實我這種小功率的使用其實不需要這樣大費周章~
假設以這樣的需求來說 平均工作電流2A 換上動力型 18650 2600mah
如果又有兩顆電池替換~ 工作時間相當足夠~ 不過!
其實這樣的試驗其實是我的起手式而已....XD
我真正的目標還是放在吸塵器上~
我以dyson為例子.... 高效率的無線吸塵器普遍有一個問題~
最大吸力模式電力通常僅有數分鐘... 以這款來說 最強吸力只有7分鐘~
比照電池規格來看~ 1900mah 最大額定電流為 16.2A
1.9Ah / 16.2A = 0.11728 h = 7mins
對照電池規格跟官方提供的7分鐘不謀而合!
這類無線產品跟電鑽有點不同~ 它是維持高電流持續運轉的狀況~
廠商必須考慮整體 ~ 包括家大電池影響重量等等...
所以也就會衍生有些品牌改以抽換電池的方式替代~
而你說7分鐘夠不夠~ 對於完整吸完一整張床墊跟被套棉被等等差不多~
但是後續要繼續吸地板~ 甚至其他房間的床墊可能就是個問題~
所以基於這個狀態~ 我也就能搭配這樣的模式~
等於購買一個電源供應器(可調電壓) 同時裝置好各類快插接頭~
對於我家中多款無線裝置都能達到使用~ 這樣的思維我想CP值就瞬間很高了XD
對比之下~ 原本就能替換電池的吸塵器拿來改相對就容易多了XD
壞掉的電池直接改成插電式... 好的電池維持原本的便利攜帶特性~
一舉兩得
這例子是拋出一個議題跟模式... 簡單跟大家分享!
12/19更新 補充接上電源供應器後的測試!
可調壓 20A 的電源供應器終於到了~ 我也迫不及待裝上去測試!
順便接上電流表!
首先還是要試驗一下空載的~ 用了電源供應的好處是~ 電壓幾乎不會有壓降的問題!
可以維持穩定的動力表現!
空載電壓觀測
空載電流反應
接著一樣試試看鑽木板吧
事事看比較高電流的 攻牙看看XD
改完之後確實比較猛些! 畢竟沒有電池瞬間出力壓降的問題~
電源供應器會調控~ 穩定電壓輸出~
後續還需要裝上過電流的保護板還有快速接頭~
今天就先到這吧^^
- Nov 30 Sat 2019 21:06
即淨 極省 級便利 | 賀眾超效瞬淨冷熱飲水機 (UV-6702)
- Nov 13 Wed 2019 18:00
輕鬆淨化家中食用水 | BRITA On Tap 濾菌龍頭式濾水器 (2019 新品上市) 家用濾水器推薦
▋ 免工具 ● 輕鬆改善居家食用水
自來水幾乎是居家必備主要水源~ 然而多數家庭對於食用水的選擇卻是另一個困擾!
有人依靠桶裝水,也有不少家庭選擇以自來水為基礎進行再次過濾的方式!
對於我本身來說~ 原先兩種方式就併行使用!
除了到加水站載運桶裝水之外~ 但是經常一忙就忘了檢查剩水量!
導致可能會突然無水可用的問題! 所以後期才在廚房又加裝了常見的過濾器!
不過傳統過濾器常常因為濾芯更換的週期不好紀錄!
經常隔了一段時間紀錄的紙張也不見了~ 或者頻率亂了!
變得不知道該不該換的尷尬現象! 最慘的是一堆外接式的管路!
隨著時間三天兩頭局部開始脆化無預警的漏水...
所以~此次打算額外加裝 BRITA On Tap 濾菌濾菌龍頭式濾水器 !
看能否達到居家過濾水的最佳體驗....
- Nov 11 Mon 2019 07:23
握在手上的Dyson 您真的了解嗎! | Dyson V11 吸塵器達人養成班【台中場】
▋ 重新認識 Dyson 最強勁智能吸塵器 dyson v11 absoulte
在參加這次的 『Dyson吸塵器達人養成班』之前~
我一直認為我是非常了解 Dyson V11 的~ 雖然我並沒有擁有Dyson V11 (僅短暫試用)
不過~ 我始終是一個無線吸塵器的擁護者! 也是Dyson V7 mattress的使用者!
更是接觸到V7 mattress 後才了解到 dyson無線吸塵器的魅力所在....
而這次的『達人養成班』活動過程中 ~
從專業產品經理講述的產品功能細節與版主愛曼達及網路達人的綜合經驗分享!
並結合活動過程的實作關卡挑戰賽 ~ 更深刻感受到Dyson V11比我認為的更有本事!!
- Oct 31 Thu 2019 15:49
踏出自主的第一步 | 兒童吊掛衣櫃三抽屜 / +家窩 / 生活好東西 / nice goods
今年大兒子開始上國小一年級了 ~ 孩子在不同階段! 我認為對他們都有一個意涵!
例如剛上幼稚園~ 我則認為那是對他融入群體生活的體驗!
而上了國小~ 則是要開始學著更自主獨立的起始!
然而對父母來說~ 一路看他們從出生到現階段! 我們也不斷地在修正跟調整方式!
還記得他們剛出生的階段~ 都是跟著我們睡同一個房間的!
隨著他們開始上幼稚園~ 加上是兩個臭男生!
在那個階段也就希望給予他們自己的空間~ 並學習著脫離父母自我睡覺
因此將一間閒置空房稍微整理一下!
不過隨著他們越來越大~ 發現階段性買的"用品"似乎開始有點不合時宜了Orz
當時候只有一個兒子的時候~ 小孩子的衣物是跟著我們共同使用衣櫃的!
隨著孩子長大加上兩個小孩...當時也就買了兩組簡易的抽屜櫃來分類他們個別的衣物!
可以看出來~ 幾乎他們的東西都是倍數購買的Orz
只是顏色貨款是稍微有些差異化!
不過有個困擾~ 這類櫃子因為深! 雖然可以塞不少衣物!
但是每次小孩拿衣物拉出太多可能會因為重心問題導致不穩固!
只靠兩個小凸點勾住支架~ 小孩子拉出抽屜力道不會拿捏! 有時整個抽屜被拉出掉落!
後來他們知道這個問題之後~ 每次只拉一點點~ 所以永遠只會拿前面的衣物穿!
前陣子感覺需要衣架的方式~ 就買了這種簡易式的衣架!
穩定度是最大問題之外!
開放式的難免會有落塵的問題Orz
除非清淨機保持常態性的開啟或許可以改善!
為了改善這些困擾~ 加上配合他們現階段的年齡! 同樣的為他們個別買了一款衣櫃!
不過畢竟相差兩歲! 在一些需求上還是有些差異! 所以款式也有所不同!
弟弟的衣櫃比較屬於傳統的斗櫃~ 相對高度也比較低一些!
(不過對他來說最上層的還是不太適合使用)
而哥哥的則是刻意挑選了具有吊衣架設計的款式!
主要是用來改善早上更換制服與外套的便利性!
之所以考慮這類堆疊組裝的衣櫃有幾個考量~ 除了日後清潔便利外!
櫃體高度的靈活性高! 假設孩子比較嬌小就能考慮先移除一層抽屜!
(我原本是打算將移除的抽屜裝到衣櫃的上方!
不過似乎是不行的XD 我忽略了活動門板是往外延伸的!
移除一格抽屜後~高度上似乎更合用! 但是也就損失了一格抽屜!
所以我才想把抽屜往上移阿XD 可惜策略失敗...
之所以這麼在意高度是因為我有其他考量.... 不過最後成品有點失敗就是XD
既然要給孩子學習自我獨立的開始~ 有了衣櫃自然也要讓他們注意穿著跟容貌!
所以我打算於門板內層貼上一層鏡面!當時考慮用貼的是考慮安全性!
沒有鏡子破裂或掉落的風險!
不過~~~~
網購就是有一定的風險~ 除了商品品質的風險外~ 運輸跟包裝也是一個問題!
整片式折痕一堆~ 相對也就影響到後續的效果Orz
虧我這麼認真的施做Orz
照片來源網路
後續打算改買小片式的來拼貼! 改善摺痕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兒子都很早起床~ 通常都5點半左右就起床~
但是我不希望他影響到弟弟睡覺! 所以我在衣櫃內放置了一盞感應燈!
這樣他可以換他的制服~ 又不需要開房間電燈影響弟弟睡覺!
在衣櫃就位前~ 其實媽媽也就在訓練他們自己折衣服了!
不過衣櫃組裝好就位之後~ 開始讓他們直接將衣物拿回房間!
自己折衣服並且收納好!
同樣的 ~ 原本的衣物他們也要隨著轉移到屬於他們自己專屬的新衣櫃上了!
首先先針對上學需要的制服等衣物開始整理!
而這五組衣架則是購買這組衣櫃附贈的! 不過五個有點少~
不知道能不能再加買五個~ 這樣衣架比較一體性!數量也比較足夠!
另外還有附贈這個防潮包!
後頭有背膠~ 要固定也是可以!
而這乾燥劑式可以重複使用的~ 不過具體怎樣再生~ 等後續飽和了在來研究XD
對於三個抽屜的問題~ 雖然我中途一度移除了最下層的抽屜~
不過考量整個容積量! 加上目前的總高度對於哥哥來說使用上也不能問題!
還是決定再裝上XD
新購的衣櫃抽屜屬於比較寬面的~ 容納的衣物量足夠之外!
整個抽屜拉出也更能從全部衣褲挑選任何一件起來!
整個拉出不用擔心抽屜像之前款式一樣掉落! 是因為抽屜兩旁都有做防脫落的設計!
為了方便分類~ 也可以在抽屜內再放置小盒子!
三兩下整個收納工作就快完成了XD
弟弟同樣是需要做一樣的學習跟習慣養成的!
不過過程中~ 發現一些小差異! 牛仔褲比較硬挺!
原本以為兩款的抽屜內部高度是相同的! 不過實際使用上卻發現似乎不是如此!
怎麼有時候會有夾住褲子的情況!!
將同一堆牛仔褲分別對照兩款衣櫃~ 就能看出高度的差異!
使用量尺對照~ 整個高度差異大概差了2公分左右!
這對於衣物不管是站立還是堆疊後~ 可能就差這一點高度導致影響到抽屜的開闔!
經過一番努力之後~ 弟弟一樣可以完成他的收納任務!
比較有趣的弟弟有些勞作作品~ 他也想收納進去!
所以我選擇將比較上層他不容易使用的位置拿來放置他的作品!
不過在整個過程中~ 發現了幾個差異性!
首先這兩款當然造型上式不同款式的~ 一個有衣架設計 / 一款單純只有抽屜!
不過抽屜除了尺寸些微差異之外的顏色顯然差異很大!
很明顯一個偏黃 / 一個則是跟抽屜面板一樣是白白淨淨的顏色!
懷疑是不是再生料製成所以顏色才會差異?!
再來就是一些毛邊的處理比較不妥善~ 雖然不影響功能!
不過如果是安裝過程讓小朋友參與! 要特別留意 幼兒的皮膚比較細嫩!
這樣的毛邊一個不小心是有機會劃傷皮膚的! 有點類似背薄紙片割傷的概念!
例外抽屜的面板內緣以有所不同! 單抽屜的也有修邊! 不過只有單面修邊!
有衣架的那款則是雙面修! 整個內緣摸起來都是平滑的!
除了整組衣櫃的重量差異很大之外~ 單一抽屜的重量也有差別!
顯然跟材質厚度還有強度有關~ 光是空物提起~ 整個提把變形的差異就非常明顯!
另外在抽屜滑出的平順度也有些微差異~ 觀察才發現兩側的穩定結構數量不同!
所以如果單手開抽屜 只有抽屜款式的那款開到一半有可能會歪斜!
另一款相對比較穩定!
側板的支撐架也因為結構或者是材料差異! 強度也有所差異!
雖然是不擔心壓壞~ 不過怕日後脆化破損!
這個問題在組裝的時候就稍微有發現到~ 厚度跟結構上設計差異也很大!
看起來厚度差了一些些而已~ 但是整個強度不知道為什麼差很多!
對照動畫就更明顯了~~
不過比較疙瘩的還是顏色~ 明明正面都是純白色的~ 結果抽屜跟支架整個就是比較黃色!
感覺有種舊舊的感覺~ 有點小悶!
當時候網路看知道兩款有價差! 我以為單純品牌跟款式不同而已!
看起來用料似乎也有所小差異~ 學一次經驗!
另外的差別就是輪子了~ 一款可以調高低 ! 一個是固定高度!
如果房間地面比較不平整可以稍微微調! 或者可以刻意讓正面略高於後面!
轉移整個重心-相對更穩定! 這也算是一個小技巧!
隨手附上幾張安裝過程的照片 ~ 我特別喜歡看他們互助合作安裝的過程!
雖然常常中途就調皮起來了XD
最近事情真的特別多~ 房間也一團亂XD 還要忙著處理萬聖節的造型裝扮!!
好不容易抽空陪他們處理完衣櫃的安裝跟衣物的搬移後!
現在更困擾的是整個物品的房間格局配置了!
想做的事情太多...開始發現時間好像不夠多啊!!!
有人發現這款是台灣保護類動物 黑熊嗎!? 可是~ 為什麼黑熊是咖啡色的XD
話說google 廣告的大數據真的很可怕XD
之前在搜尋兒童衣櫃~ 後續不管是上網還是聽線上廣播都會帶出建議商品!
也是這樣才注意到這款衣櫃! 其實我本來希望找石虎的款式的!!
不過他只有這三款台灣保育類動物~ 問小朋友喜歡哪個!
或許是之前帶他們去木柵動物園看過~ 因此他們對台灣黑熊特別感興趣!
可惜之前去沒拍到台灣黑熊胸前獨特的V標記~
不過剛好藉由這次的衣櫃圖騰~ 讓他們對台灣黑熊的獨特標誌印象更深刻!
就連衣服也是台灣黑熊~ 就知道他們有多愛了XD
最後呢將這這兩款的高度分別是140 / 110 公分! 也提供給大家參考!
最後~ 我真的要吐槽一下這個~ 在這種密合度跟強度不是很高的櫃子弄個鎖頭!
真的很多餘~~ 鎖不牢其次~ 重點是很破壞面板的圖案
- Sep 16 Mon 2019 07:59
假的真不了 | Dyson Supersonic™吹風機 ~ 真假難辨!?
▋ 打著水貨名義半價銷售的Dyson吹風機真的值得買嗎!?
去年就聽說有Dyson吹風機的仿冒品在網路銷售~ 原本我對這事情是沒什麼感覺的!
沒想到上個月朋友說他也買了Dyson吹風機 ~ 雖然是網路買的水貨!
風力也不弱~ 而且不用7000塊台幣!
本來不想寫這篇文的~ 但是借來對照後發現這哪是水貨! 根本是仿冒品吧!
雖然大致仿的水平真的很高~ 但是對照之下的核心關鍵根本沒有!
重點是~ 我看朋友傳的購買連結...近期還是有不少人購買!
而且還沒有人買完給負評~ 這才讓我更覺得無語阿....
到底買的人是以為自己真的買到水貨正品!~ 還是他們知道是仿品但是也值得?
像我朋友沒有正品可以比較的~ 我沒對照前~
他真的就覺得自己買的是國外的正品...
就讓我更有發這篇文的動機了......
▋ 真 ╳ 假 ● 靜態對照
坦白說~ 剛從朋友那拿到仿品後~ 外包裝真的仿的很真!
畢竟紙盒要印刷的一模一樣倒也沒什麼難處! 這個我不驚訝~
與台灣的公司貨包裝對比~ 特點文字敘述有些不同!
不過各地販售包裝本來就都會有差異~ 所以這點不能拿來作為真假的判定!
仿品就連序號標籤也都仿的87分像~~
不過我懷疑是不是每個人買到的都是相同的序號XD
攤開來看~ 乍看真的是兩支正品的Dyson吹風機無誤阿!
如果吹毛求疵檢視包裝! 紙盒的紙色仿品會偏黃~ 有點像再生紙的感覺!
內區隔版同樣也略為偏黃~
不過我還是得在聲明~ 這些小問題對於仿冒商來說!
要把包裝仿的完全一樣基本上都不困難! 成本也不會增加很多!
所以要從外包裝辨識基本上難度非常非常高! 也很容易誤入陷阱!
上蓋的泡棉防護上也略有差異~ 顏色上正品的泡棉比較偏黑灰色!
仿品黑了一階!
重點是~按壓的柔軟度差異很大~ 原廠的有點乳膠枕的那種回彈觸感!
仿品就是一般常見的那種泡棉~ 相對硬很多!
而隔板內的配置些微不同~ 多了一個防滑墊的獨立隔板!
不過這包裝我在搜尋過 確實有些地區的正品是這樣配置的!
所以內隔板跟台灣公司貨不同也不能作為正/仿品的區別方式!
如果看配件~ 不是Dyson的原先使用者! 可能也不容易看出玄機!
加上仿品的機體外層的保護膜也弄得很完善! 真的會讓人有高級感的錯覺!
先來說說配件吸頭的部分!
我各取正/仿品的其中一個順髮吹嘴來對照!
光看外觀~ 您可能也覺得左邊的吹嘴表面好像比較滑順!
但細看側邊收邊的地方就明顯看得出來,左邊盜版吹嘴的收邊非常粗糙
對照上圖是 台灣公司貨的 Dyson正品 吹嘴
外觀有壓製所產生的髮絲紋路
中間也有一條類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線條
反觀仿品的外觀掃色澤相對均勻~但卻有凹凸不平的漆痕
再開始對照吹嘴內部~ 就會發現更多玄機了!
首先~正品寬吹嘴內部有類似零件號碼 (細吹嘴好像就看不太到這編號)
仿品則完全不會有類似的編號
此外~ 如果你注意看仿品吹嘴~ 中心位置會多一個圓頭!
我原本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做工也明顯比較粗糙
翻鍋來之後我就完全了解了~ 原來仿品的吹嘴是靠螺絲固定~
難怪另一頭需要多餘的塑膠厚度才能給螺絲安裝的空間!
反觀正品則是相對平整化的設計!
吹嘴的重量上仿冒品也明顯輕很多~ 這個關鍵可能在於磁力上差異!
如果分別將正品與仿冒品的吹嘴分別與主體進行磁力結合!
吸磁力的強度也可以從接觸的時候聲響感受出來!正品的吸力很強!
不僅如此~ 在旋轉吹嘴的時候~ 正品是平順沒有噪音的!
仿冒品會不規律的隨機發生類似塑膠品磨擦的惱人聲響!
如果在更仔細的觀察~ 也會發現吹嘴內部的平滑度差異很多!
仿品毛邊顯然沒再額外處理過!
更搞笑的是~ 這個品管完全不行啊!
我近視600度就算不戴眼鏡都看的出來明顯是歪的阿XD
不過我問過我朋友~ 你沒發現這歪很多嗎!?
他居然告訴我:我以為是DYSON故意這樣設計的! 有他的獨特用途....
我也是無語了XD
烘罩的部分~ 比較明顯的還是在塑料色澤上 ~
DYSON的各項產品塑料都會有一種紋路!
我猜是塑膠原料不是單一材料~所以射出成形的過程材料加熱流速不同產生的!
具體優點我個人猜測是可以保有強度跟韌性! 這都是我個人猜的! 參考就好!
另外~ 烘罩還可以觀察下層的不銹鋼網! 正品的孔洞也相對細微許多!
不過~我還是得再說一次!
如果您手邊沒有正品可以對照! 您是不可能可以單看仿冒品知道他的孔洞比較大的Orz
接著說說主體吧...同樣的! 外觀也是仿得唯妙唯肖!
不過重量也明顯差異很大~ 這也意味著裏頭的零件想必也是差很多的!
中央的氣流面~ 仿品有一條記號線! 我猜也是加工過程額外產生出來的結果!
在電源的按鈕上~ 表面少了 類似 ⊙ 這樣的印刷面
再來就是仿冒品的電源紐明顯不好推~ 需要更多的力量也能推動!
如果注意看~ 也會發現按鈕的凸出面積不同!
正品相對凸出很多~ 相對也更好使力!
正品的質感跟紋理真的就是不一樣啊XD
接著下方的進氣網也能看出差異!
光是要先拆開外層的時候~ 就會感覺到仿冒品很卡!
轉動起來相當不順~~很緊!
正品當然就很平順~ 抱歉阿! 這支用很久都沒在清潔XD 麻煩忽視一下灰塵跟棉絮XD
先不說金屬濾網~ 如果注意看! 你會發現濾網周圍的塑膠件~
上圖正品與機體顏色是相近的!
而下圖仿品的內部塑膠則是帶點淺灰色~ 相當明顯!
金屬濾網就不用說了~ 孔洞粗細差那麼多~
首先~ 大家要知道為什麼孔洞不能大! 目的是避免毛髮捲入 !
但是細小的孔洞容易衍生進氣量不大風力小!
所以仿品能有類似於正品的風力的原因也在此~
Dysons能兼顧細小孔洞又要保有風力這也是核心的直流馬達的特性之一!
在來看下方~ 仿品其實也做得相當真了! 不過問題還是在品管!
有些洞沒確實脫落~ 部分殘留塑膠片還卡著! 這個每一支卡的位置我猜會有些不同!
線材的部分~ 大家也知道吹風機屬於高功率的耗電商品!
除了本體溫度高之外! 電線更是重要!
台灣公司貨正品用的電線為1.25 mm/2
仿品則只用1.0 mm/2 安全的問題我實在不敢賭XD
另外這個點~ 我有看出差異! 但是我就不明白Dyson在設計上有沒有特別的功能!
如果您認真看~會發現
正品Dyson吹風機在後方的桃色氣流罩與本體結合處會刻意有一個縫隙!
我google了很多人的開箱文~ 發現都是有這個縫隙的!
只是不知道是有特殊效益還是單純英式美學XD
仿品則是完全貼合! 這點也是可以作為判定的一個小地方!
而出風口外觀相對就看不太出差異!
所以裏頭的加熱片與相關的保護元件也因為包覆在裏頭沒辦法看出差異性了!
看到這裡....如果您買到的也是價差很大的Dyson supersonic 吹風機
建議也認真的檢視一下吧XD
- Aug 27 Tue 2019 08:13
寓教於樂 | UTmall親子商城 小顆粒積木名車系列組
- Jul 27 Sat 2019 21:45
個人專屬淨化 |好空氣.隨時有 Luft Cube迷你空氣清淨機/UV光觸媒抑制甲醛/有機氣體
▌免耗材「奈米光觸媒」Luft Cube迷你空氣清淨機
多數的空氣清淨機 ~ 大多採用耗材濾網式過濾方法!
LUFTQI則是採用 奈米光觸媒 的技術~ 透入主動式吸入周圍空氣
強行淨化後釋出乾淨空氣! 除了有效分解有機揮發物與異味外!
更能透過無耗材特性! 給使用者沒有負擔的好空氣...
▌Luft Cube迷你空氣清淨機 _ 功能實測
雖然產品的顏值很重要~ 而 Luft Cube 雖然外觀很吸引人!
但是更重要的是其特別的過濾方式是否能達到功效!
其內涵是否如外觀顏值這麼動人~ 更是令人期待!
首先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 新購的家具!
即便經過一段時間~ 建材本身內的有機揮發物仍然存在!
尤其是像這樣帶有門的 封閉櫃體 更為顯著!
最簡單的檢測方式就是採取對照試驗的方法!
舉例來說~ 將檢測儀放置在櫃體上! 甲醛等有機揮發數值會逐漸上升!
反觀透過 Luft Cube 過濾後的空氣讀數! 確實能讓檢測儀的相關數值逐漸降低!
也能簡單的驗證其是否真的能透過內建的 奈米光觸媒 有效過濾空氣品質!
其實這類相關的試驗! 官方也提供不少圖表跟數據!
另外也將商品送交SGS實驗室進行相關試驗!
驗證其Luft Cube 對於淨化周邊空氣確實有其相當的功效!
SGS送測檢驗內容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VhabGXXKTGWzfhtPY1ksJcJbQn58hTn_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Iej_kdQmRoVjgY__PJ2Pe6Y6HickMeT6
- Jul 22 Mon 2019 21:42
羽量級氣旋吸塵器 |TiDdi S290 手持除螨居家清潔氣旋吸塵器
▍TiDdi S290 無線手持氣旋吸塵器
一直以來~ 居家我都是崇尚無線吸塵器的族群! 主因還是便利,使用便利不受拘束等限制!
而這款TiDdi S290主要特色即具有氣旋特性~另外最大優勢是機體輕量化~不到1kg的重量~
就連我幼稚園的兒子都能單手手持使用!另外具有兩段式吸力調整 ~ 能兼具吸力以及續航力
另一個吸引我的因素是~ 標配的充電收納座! 兼具充電便利性與吸頭放置考量!
擺放起來也相當美觀!
▍TiDdi S290 簡單開箱
簡潔的外箱封面~ 明確呈現了S290其氣旋與耐久40分鐘的續航力!
外包裝側面則是介紹了標配的各項吸頭的使用場合與時機!
後箱體清楚展示了整個充電座與吸頭收納的二合一設計!
而這個是選購套件~ 兼具前吸/後拖設計的 地板拖套件!
像我比較懶得~ 雖然天天吸地板~ 但是一個禮拜的周末才會使用拖地功能^^
另外對於 機體與電池都具有完善的12個月保固!
開箱後~ 除了機體外! 還包括了各式標配的吸頭!
幾乎各種場合的吸頭都具備了!
這兩款為地板吸頭 與 二合一軟毛刷吸頭
此區則包括了S290吸塵器本體 與各式配件組!
這個就是特別吸引我的 充電/收納座
這樣擺起來是不是相當簡約 不佔空間! 同時還具備機能性!
針對各自常用的吸頭~ 直覺式的放置於此!
方便使用之虞! 收納上也完全沒有困擾~
貼心的充電孔~ 使用後直接放置即可自動充電! 另外也有電量顯示!
標配的各式吸頭群~ 針對地面 床鋪 紗窗 隙縫 汽車內裝等!
一應具全~ 無須再額外購買!
另外還包括兩支 金屬 輕量 延伸管! 不管地面 / 牆面 甚至天花板蜘蛛網!
都能輕鬆完成打掃工作!
- Jul 01 Mon 2019 20:57
對手只有自己 | Dyson V11™ Absolute 無線吸塵器
- Jun 20 Thu 2019 09:37
顛覆你對地面清潔的舊思維 | 美國 Bissell 必勝 Crosswave 三合一吸塵洗地機
- Jun 16 Sun 2019 14:55
脫離雨季衣物潮濕困擾 | 日本東芝TOSHIBA 洗脫烘 滾筒式洗衣機 TWD-DH120X5+奈米悠浮泡泡
- May 29 Wed 2019 19:44
磁磚填縫劑 | 瓶裝通用款實測... 不推薦使用
這東西看好幾年了~ 一直有興趣但是沒入手....
概念來說似乎是可行的! 剛好最近網購其他東西! 賣家的賣場也有這商品!
一起購~ 合併運費
這玩意主要就是把磁磚間的水泥凹縫填補起來!
好處應該是可以減少髒汙囤積跟積水~~
雖然是第一次使用這類東西~但是概念應該都差不多!
習慣先把瓶口切斜邊!
材料的成分! 我看不是很懂就是XD
先從邊邊開始練習
跟我原本預期的手感有點不同~ 原本以為比較像犀利康那種!
但是這種感覺更液態一點! 不算難用! 但是地面原本就不平整!
弄起來似乎也很兩光XD
乾了之後有點像補土的感覺...
放乾之後~ 跟補土一樣! 有收縮率的問題!
只是收縮的幅度還滿大的....這點有點始料未及...
就算補了第二次~ 似乎還是不夠! 這點大家可能需要留意!
我想應該有比較正規的填縫劑!? 這種比較偏向DIY款的!
所以會有這些問題?! 這不肯定...可能要專業的來回答了!
不過比較明確的~ 地面積水的問題確實改善不少!
由於這浴室沒有配抽風! 以往洗完澡隔天地面還是有些水
用了之後似乎改善非常多! 簡單分享給大家...
補充說明一下~ 以我的環境! 大概只能用0.7坪左右的地面!
但是還要預留2次補平甚至3次.....還好我買兩瓶XD
- May 26 Sun 2019 18:01
超實用廚房技巧|日本山崎Yamazaki一次搞定小家電、飯碗、調味料收納